李湘曾在節目中講過,她因為女兒辭退了跟著自己好多年的保姆阿姨。
因為李湘工作比較忙,所以王詩齡就和阿姨關系特別好。
后來李湘就發現,在女兒心里,對阿姨甚至比對媽媽還親,于是她就和阿姨商量,辭退了家里的阿姨。
還有央視主持人王小騫,她女兒是一個早產兒。于是就找了一個非常有經驗的育兒嫂,大部分的時間女兒都由育兒嫂照顧。
可等孩子四五個月的時候開始認人的時候,女兒就只認保姆不要王小騫抱了。
后來王小騫請教了育兒專家,才知道其實這是非常正常的現象,誰平時和孩子接觸得多,孩子就和誰親。
在上個世紀,精神分析學家勒內·施皮茨做過這樣一個實驗,針對那些沒有媽媽長期照顧的嬰兒。
研究發現,媽媽離開后,嬰兒會表現得比較焦慮,恐懼,如果是育嬰師的護士照顧,嬰兒這種情緒更加強烈,但如果爸爸,爺爺,奶奶,那麼嬰兒的情緒就會好很多。
這是因為家人能夠孩子專一的照顧,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那麼孩子就會慢慢地把對媽媽的依戀轉移到家人身上。
犯罪心理學李玫瑾教授曾指出,在孩子最初的幾年,誰養的就跟誰親,對誰的心理依賴就更大。孩子出生的前三年,特別是剛出生的第一年,孩子會對照顧者產生情感依賴,而依賴的主體是主要照看他的那個人,如果爸媽白天上班,孩子由爺爺奶奶帶。
這時即使爸媽愿意陪孩子睡覺,孩子也不一定愿意。
所以對3歲之前的孩子來說,睡覺是需要100%安全感的時刻,誰陪他們睡覺,他們就依戀誰,本能地和誰親。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