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李淵取代隋朝建立唐朝,他四個兒子里,李世民能占一半以上的功勞。617年,李淵在兒子李世民的強大支持下起兵晉陽,只一年,便拿下了隋朝的天下。
李淵還在猶豫要不要起兵時,李世民已經廣幕有能之士為李淵做好準備了。
李淵稱帝后,李世民封為秦王。此后,李世民依然連年征戰,平了隋朝余孽的叛亂。
面對兒子的居功至偉,李淵都不好意思使用舊制的官職來封賞李世民,便另起徽號。
李世民16歲便在李淵身邊立戰功,從他的付出和功勞上講,立為太子絕不為過,但李淵選擇立長子李建成為儲。
太子怕弟弟功高蓋主,便多次誣陷,甚至想先殺為快。
玄武門之變后,李淵痛心之余立李世民為太子,但他憎恨李世民的謀反,看著長子被殺,他對李世民詛咒到:
「汝之子孫亦要遭此報!」
李世民是個仁愛的皇帝,玄武門之變的手足相殘,大約會糾纏他一輩子。
上陣父子兵,打虎親兄弟,李世民自幼與兄弟友愛,在李淵到處征戰的那些年,他與長兄的配合是默契的,后來也未對李建成表現出過不尊。
立嫡立長是自古傳下來的規矩,李世民威望和功績足以支撐他在唐朝的地位,他沒必要跟兄長爭太子之位,而李建成和李元吉兄弟倆卻多次密謀要除掉他。
有人說李世民不服太子,早就在籌劃爭奪太子之位。事實卻是,是李建成在逼李世民反。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