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同事向我訴苦,她兒子聽不了一點嚴重的話,只要語氣加重一點,眼淚就開始在眼睛里打轉了,最讓同事生氣的是,孩子是個男生,怎麼會像「林黛玉」一樣呢,真是為他的將來發愁,要是長大后還這樣,那該怎麼辦呢?
今天,我們聊一聊孩子「玻璃心」的問題,這種行為會不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孩子為什麼會哭泣?
第一、哭是一種情緒上的表現,也是一種先天的性格氣質
氣質是人還沒有出生的時候就已經形成了,它是一種心理特征,從而用行為表現出來。心理氣質是心理學中非常重要的內容,人們所表現的所有行為都和氣質有關,這是著名哲學家艾利艾利克斯提出來在很多領域運用的。
第二、后天的影響也會導致孩子的情緒發生變化
除了先天的氣質之外,后天的影響也會導致孩子出現「玻璃心」我們在生活中總結了一些父母的行為,比如說孩子說什麼都會答應、過于寵溺、降低孩子的自信等,這些都是導致結果的原因。
三種方法讓孩子擺脫「玻璃心」:
第一、培養孩子的鈍感力
鈍感力是指孩子在困難中的忍受程度,知道挫折但是勇于面對。擁有這種能力的孩子會很快忘掉不開心不愉快的事情,從而重新樹立自信,就算失敗的次數再多,他們也會找到排解郁悶的方法。如果能夠讓孩子養成這樣的能力,那麼會對孩子的未來很有幫助。
家長如何培養孩子這種能力呢?首先,了解孩子的性格是什麼氣質,如果比較敏感,那麼和孩子說話的時候要注意措辭,不能出現嚴厲的語氣。經常和孩子一起玩耍、做游戲,把孩子的情緒從內心轉移到外界,游戲失敗了也沒有關系,教導孩子在乎過程,不要太在意結果。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