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茫茫若夢,雙眸粲粲如星。塞上牛羊空許約,燭畔鬢云有舊盟。——金庸
金庸的武俠小說可謂是中國武俠小說的巔峰,他對于戰斗場面的描寫和絕學的創作能力,是其他作者望塵莫及的,可很多人并不知道,金庸最強的能力還是在人物描寫方面,很多人曾說,金庸筆下的人物仿佛活了過來,有了自己的思想。
事實上,金庸不僅會創作很多人物,還會賦予他們真情實感,有的時候,這些筆下的人物仿佛有了獨立的人格,金庸在不斷書寫的同時,已經無法隨意左右這些人物的發展,因此才會在《射雕英雄傳》之后出現《神雕俠侶》,可為何《神雕俠侶》之后,江湖卻空蕩蕩百年,直接來到了《倚天屠龍記》時代呢?
金庸的武俠小說雖然在有架空歷史的成分,很多人物都是直接杜撰出來的,但整體發展還是以真實的歷史線為參考,比如說《神雕俠侶》時期,宋朝與蒙古的糾紛體現的淋漓盡致,而到了《倚天屠龍記》時代,元朝也無處不在。
《射雕英雄傳》與《神雕俠侶》可以算的是「兄弟篇章」,因為這兩部作品當中的人物有大量銜接,不僅主角郭靖黃蓉夫婦有大量描寫,黃藥師、洪七公等人也相繼出現,所以很多小伙伴將這兩本書當做一個前后集去讀。
可在《神雕俠侶》結束后一切就不同了,金庸先生的其他作品,距離《神雕俠侶》最近的是《倚天屠龍記》,這本書當中也有黃蓉、黃衫女等人物可以與《神雕俠侶》相串聯,但時間跨度卻度過了將近100年的時間。
為何金庸會這樣去寫作呢?按照作家的慣例,如果將《神雕俠侶》時期的故事與人物延續下去,不僅會節省大量的時間,省去很多創作的東西,還會繼續吸引讀者,如果中間有太長的時間跨度,和重新寫一個系列沒有什麼區別,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