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快訊
「動不動就哭」和「忍住不哭」的孩子,長大后,有4大明顯差距
2022/11/03

ADVERTISEMENT

今天陪孩子一起去體驗新的幼兒園,到幼兒園后和一個小女孩的媽媽聊了起來,說起了孩子愛哭的事。

小女孩媽媽說,不知道我家寶貝能不能適應,在之前的幼兒園一直哭,沒辦法想著給孩子換個幼兒園。

這時老師進來了,說帶著寶貝們一起做游戲,讓媽媽站在后面,誰知小女孩哇的一聲就哭了。

媽媽說了幾聲不要哭,但孩子還是一直在哭,媽媽覺得有點尷尬,就說不要哭了,在哭就把你留在這里。

允許孩子哭,是教孩子學會管理情緒的第一步。

小女孩聽完媽媽的話,看著還是很想哭,但還是忍住了,不過從她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她很無助。

這時我就在想,媽媽帶小女孩來這里,原本是因為孩子在之前的幼兒園愛哭,想著換個幼兒園。

ADVERTISEMENT

但換了個幼兒園后,媽媽的做法不是去理解和體諒孩子換新環境的不適應以及對陌生的感受。

反而是在孩子覺得新環境和新老師陌生和不適應,用哭表達情緒時,媽媽卻用恐嚇的方法制止孩子哭。

那制止孩子哭泣,孩子就真的不哭不害怕了嗎?

顯然不是的,制止的背后,其實是讓孩子壓抑自己的情緒,壓抑的背后會讓孩子更加無助甚至更加恐懼。

美國著名的腦神經科學家丹尼爾・席格博士把孩子的大腦比喻成一棟正在建造的二層小樓。二層小樓分別把人的大腦分為上層大腦和下層大腦!

上層大腦屬于理智型大腦,主要掌管人的情緒、道德和自我認知,但上層大腦要到20歲才能發育成熟。

觸碰到下層大腦時,就會像條件反射一樣展露情緒。

作為父母,當孩子條件反射展露恐懼和害怕,甚至憤怒的情緒時,其實就是下層大腦在起作用。

這時,要做的不是制止孩子和讓孩子停止宣泄情緒,而是要先接納孩子,接納是共情的開始。

父母對孩子的接納和共情,才能在后面起到管教孩子的目的。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ADVERTISEMENT

快訊/姊弟國3交通事故喪命!男友慘死她英勇救3人,將「冥婚」代他照顧媽
2024/08/04
台中深夜死亡自撞!男暴衝「引擎被撞扁」胸腔重創身亡
2024/08/04
清運垃圾已達2880公噸!颱風災後照曝光!仁武灣內里驚見「垃圾長城」善後家園進展曝!
2024/08/04
網友票選「年輕又富有」偶像代表:Jennie第四,子瑜上榜意料之中,第一無懸念
2024/08/04
《你是我的榮耀》更新慢?盤點楊洋8部必追陸劇,每一部都是經典!
2024/08/04
上司出現6個跡象,不是高升就是調走,看破不說破,別站錯隊了
2024/08/04
「真正的善良不是溫和、軟弱,而是必須帶點鋒芒!」記起18大血淋淋職場金句,拒絕再當濫好人
2024/08/04
上司最「不喜歡」的3類員工:就算你再吃苦努力,也會被人討厭!
2024/08/04
《九龍城寨》后,古天樂三部電影待上映,網友:今年有好戲看了!
2024/08/04
《射雕英雄傳》40年回顧,華箏公主變化太大,梅超風至今未嫁人,一半演員已去世
2024/08/04
反黑英雄:黑幫大嫂林雪兒被打毒針,用冰塊舒緩,網民大讚姚子羚:演技炸裂封神!
2024/08/04
首播三集口碑大爆,讓我熬夜狂追,2023年的職場劇終于有了天花板
2024/08/04
你比星光美麗結局:睿智如韓廷,為何會選擇用錢解決星辰的丑聞?
2024/08/04
《玫瑰的故事》:論心機,白曉荷第二,無人第一,要不是白曉荷一席話,黃振華根本不會選擇蘇更生
2024/08/04
《長相思2》相柳用死亡換來自由:被鬼方氏復活,與小夭相忘江湖
2024/08/04
果郡王到底知不知道雙生子是他的?這些細節給出了答案
2024/08/04
《長相思2》助阿念為后,殺絕相柳軍隊,蓐收是皓翎王最后的絕殺
2024/08/04
《長相思2》大結局:看到相柳戰死手握的「東西」才驚覺,真正遺憾的從來不是命隕沙場,而是這個
2024/08/04
永遠的大叔(李善均)最后遺作上映!恐怖變異惡犬大片!警示人心
2024/08/04
親吻別人就能看到未來,拍奇幻愛情劇,韓國人腦洞總是很大
2024/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