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從幼稚園就在培養孩子睡午覺的習慣了,我們國家的中午上學時間分為了冬季和夏季,其中夏季會晚大約一個小時開始上課,這就是孩子的午睡時間。
德國的科學家坎貝爾提出了大腦控制了人類的睡眠週期,其中中午的睡眠也是人體的整個睡眠週期的重要組成部分。
隨後,一位弗羅裡達大學專門研究睡眠的學者闡述了一個特別的觀點,他認為人類睡午覺的這種行為已經慢慢變成了人類自我保護的一種途徑。
美國神經心理學家Alice針對兒童的午睡做過了詳細的實驗研究,他選取了五百個六歲以下的兒童,讓他們觀察各種不同內容的圖片,其中包括了美食、動植物以及各類肢體運動等內容。
之後,將這些圖片的內容藏在海量的其他圖片之中,讓這些孩子從中間找出剛才他們看到過的圖片。
結果發現,習慣睡午覺的兒童對事物具有高記憶的能力,回憶率接近80%。而沒有睡午覺習慣的兒童,回憶率只達到了40%,兩者之間差距十分明顯。
經過了二十分鐘睡眠的孩子還能夠記得七成的圖片,而沒有睡覺的學生僅僅能夠記起三成左右的圖片資訊了。
從這個實驗中我們可以看出午睡首先對于孩子的記憶力有很大的作用。
其次,午睡能夠直接的對孩子下午學習的狀態產生影響,只要人類處于清醒的狀態,大腦就在不停的高速運轉,而大腦長時間不加休息的高速運轉很容易導致精神的萎靡以及注意力無法集中等問題。這就是為什麼不睡午覺的人下午會感覺到格外的疲累。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