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家庭都是一個孩子,不僅有爸爸媽媽疼,還有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愛,無形之中對孩子就更加寵愛。
尤其是現在很多年輕人工作比較忙,孩子都是老人幫忙,而年輕父母和老人經常會因為育兒理念上的差異鬧矛盾,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但話又說回來,家里面不管是誰帶孩子,如果有這幾種行為都要及時制止,讓大人操勞不說對孩子成長也不好。
朋友玲玲家孩子三歲多,已經上了幼兒園,平時朋友夫妻倆工作比較忙,基本上孩子都是老人幫忙照顧,周一到周五都還好,孩子在幼兒園不需要太操勞,也就周六日老人照顧下孩子吃喝。
某個周末剛好朋友不忙,在家里面陪孩子玩一玩,臨到中午要吃午飯了,孩子卻還在看電視,平時下午放學都是喊餓,
對此朋友也就沒多管,可能是上午孩子吃了點零食不太餓,等會餓了自己過來吃。但沒想到婆婆不樂意了,一手端飯一手追在孩子屁股后邊喂飯,一句好話接著一句好話的哄孩子吃飯,這個場景看的朋友眉頭緊皺。
孩子都已經在幼兒園半年了,獨立吃飯的能力已經具備了,老人就不應該再喂飯了,應該讓孩子自己動手,不然大人操勞不說,養成孩子依賴心理,對孩子今后成長都很不好。
生活中,像朋友家的這種情況不在少說,很多老人「隔代親」,對孩子那叫一個好,但是疼愛也是有限度的,不能無限度地溺愛,什麼都幫孩子做完了,一點不讓孩子自己去嘗試,那結果就是孩子啥也學不到,對孩子成長百害而無一利。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