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傢夥出生後,家長們會發現寶寶雖然還小,但是他們卻天生具有撒嬌的技能,比如說會哭鬧著求抱。面對寶寶哭鬧求抱的舉動時,父母究竟是馬上回應,還是應該這次不理呢?
如果馬上回應,會不會造成孩子對于懷抱的依賴呢?如果不予回應,是否會讓孩子感到不安呢?在新手父母看來,面對孩子哭鬧求抱的表現,如何回應還真的讓人有些糾結。
對于寶寶來說,來到這個世界上一切都是陌生的,讓他缺乏一定的安全感,只有媽媽的味道才能讓自己安心,所以,經常會向媽媽「撒嬌」,讓媽媽來抱自己。
面對寶寶的肢體語言,媽媽會感受到孩子的想法,看見寶寶「撒嬌」的行為便會主動上前去抱寶寶,但事實上,有時候寶寶「撒嬌」的舉動,並不是要媽媽抱,而是有別的述求。
撒嬌行為1:不想讓媽媽離開自己
媽媽是最讓寶寶有安全感的人,所以想讓媽媽在自己身邊保護著自己,陪著自己,所以他們會時刻揮舞著小手,來告訴媽媽,不讓她離開自己。
可是面對寶寶的舉動,許多媽媽都會誤解是寶寶「撒嬌」求寶寶,于是便上前去抱寶寶,但抱上才發現,寶寶並不想被抱。
撒嬌行為2:想讓媽媽一直在自己的視線裡
別看寶寶的視力不好,但是他們卻對媽媽特別的敏感,雖然滿月的寶寶只能看到20cm,但只要媽媽出現在自己視力范圍內,寶寶就會把目光放在媽媽身上。
于是就會出現,媽媽走到哪,寶寶就看到哪,看到這一幕,媽媽會以為寶寶想讓自己抱,可事實卻不是這樣,寶寶只不過想讓媽媽一直在自己的視線裡而已。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