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隨著三國故事的不斷推進,英雄一個又一個退出舞台,倒真讓人有「淘盡」的凄涼。
尤其是蜀后主劉禪與其父劉備相比,的確算是扶不起的阿斗。可劉禪投降,為何司馬昭卻大笑免死?
其原因就在于劉禪曾寫下的三個字,大臣們不懂其中緣由,司馬昭只教倒過來讀。
劉禪投降魏國以后,司馬昭為什麼不直接將劉禪處死?作為爭斗多年的對手,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事實上,司馬昭之所以不選擇動手,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其一,是劉禪雖然暗弱無能,但他至少還背負著蜀后主的名頭。姜維為了蜀國,能夠一計害三賢,將自己都搭進去。
司馬昭不敢擔保,會不會有其他蜀國將領、文臣等人,如姜維一般,在劉禪死后「禍亂」蜀國。盡管動亂一定會被鎮壓,可總歸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反倒是將劉禪壓在自己手中,蜀國大臣們自然不敢有其他想法。別說他們不占道義,就是劉禪也不會答應。
這好比金國當初從靖康之變中,擄走宋徽宗與宋欽宗,目的之一,也是讓南宋方面投鼠忌器。
其二,則劉禪在魏國境內的表現,「此間樂、不思蜀」暫且不談。劉禪還將「中山寨」這個牌子直接掛在住處之中。
原本還稍微有些猶豫的司馬昭,看到這個門牌,瞬間對劉禪失去了所有興趣。
魏國大臣自然不解,簡簡單單的三個字,就能改變劉禪的一生?答案就像司馬昭的提示一樣,倒過來讀就能明白:寨山中(在山中)。
劉禪希望給司馬昭傳遞一個信息,他的的確確不再思念蜀國,所做的一切都是想要「隱居」山中,不問世事。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