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驚現神獸「六不像」,渾身金黃,脊背高聳成群活動,花豹見了也得繞路走

花樱 2022/09/11 檢舉 我要評論

8月29日, 一名游客在陜西太白山大文公廟附近徒步,突然看到對面山頭上出現了一只白色的罕見動物,一動不動的站在原地盯著他看。這名游客很興奮地掏出手機,拍下和它相遇的視訊,還朝這只動物招手示意,并大聲呼喊「自己人!自己人!」誰知,這只動物看了他一眼,扭頭就跑路了,好像在說: 「真不熟,我可是一級保護動物,誰跟你是‘自己人’」

名字叫牛卻是羊

這只罕見的動物就是羚牛,它的長相很特別,被人稱為「六不像」: 它整體來看像是一只體格龐大,肌肉發達的牛,但它的脊背像是棕熊一般高高隆起,臉部又像是駝鹿,尾巴寬又扁好像羊尾巴,后腿像鬣狗,腦袋上的角又類似角馬。

羚牛雖然叫做牛,但它卻被分到了羊亞科,也就是說它其實是一種羊,叫聲也和羊一樣,而且和綿羊是近親,親緣關系比山羊和綿羊更親近。

不過與綿羊不同, 羚牛無論雌雄都有一對長角,它的角從額頭略向內側長出,又轉了幾個彎讓角尖朝著腦后,所以它也叫「金毛扭角羚」。羚牛還是不丹的國獸,被稱為「塔金」,地位崇高。羚牛共有4個亞種,它們的毛色因為品種和年齡不同而有一定的區別。

其中的秦嶺羚牛滿身都是金黃色的長毛,還 與大貓熊、金絲猴、朱鹮一起,被稱為「秦嶺四寶」,整個羚牛種群在中國僅存數千頭。

它們常常成群結隊的出沒,一個種群里可能有20多只羚牛,大的種群能達到100多只。滿身的長毛讓它們無懼寒冷,但也讓它們非常怕熱,在夏季氣溫達到30℃時,羚牛每分鐘能喘氣100多次,因此它們只喜歡生活在海拔2500米以上的森林、草甸之中。

也許是因為擔心生存環境被破壞, 它們并不像大多數動物那樣怕火,相反還有踏火的習性,見到森林中的野火,往往會集體出動將火焰踩滅才會離去。

沒有老虎,對手只剩同類

成群的羚牛是典型的「母系社會」,主要由雌性羚牛和幼崽組成,雄性的羚牛一般喜歡獨自生活,羚牛群是群體撫養,每一只母牛都將小牛視如己出。

在覓食和休息時讓小牛呆在中間,還會有一只健壯的羚牛留在高處放哨,仔細觀察和傾聽周圍的動靜,如果發現有什麼可疑之處,「哨兵」就會發出「撲撲」的警告聲,牛群就會迅速聚集在一起,然后母牛們頭角向外,抵御威脅。

羚牛雖然是一級保護動物,而且一副憨厚的模樣,但它們的戰斗力可不低,雄性的羚牛體重可達300公斤,雌性也有250公斤,據說最重的羚牛體重能達到1噸,加上它們還有打磨自己角的習慣,兩只角非常鋒利,戰斗力不可小覷。

羚牛用樹打磨自己的角

羚牛的體重雖然重,但是身上基本都是肌肉,它們甚至能在懸崖峭壁之間穿梭跳躍,憑借強壯的身軀和一身蠻力,在秦嶺之中,沒有任何有蹄動物能和它們爭奪食物。它們的天敵也只有虎豹豺狼這樣的掠食者。

虎和豺目前瀕臨滅絕, 而秦嶺中比較常見的花豹,面對一個羚牛群也討不到什麼好處,只能捕食那些落單的羚牛或是幼崽。狼群雖然數量也不少,但是面對狼的威脅,羚牛群也不會坐以待斃。 在羚牛群中最為強壯的一頭羚牛會帶領牛群向前沖鋒,聲勢浩大不可抵擋。

這種群體防御行為并不多見,僅能在羚牛,麝牛和非洲水牛這類體型龐大,長有尖角的物種中才能觀測到。非洲水牛沖鋒時,連獅子也不敢正面對抗,而羚牛雖然沒有非洲水牛那麼強壯,但它們的對手也比不上獅群。

非洲水牛和獅子

而除了虎豹豺狼,羚牛之間也不是一團和氣。雄性的羚牛游蕩在牛群之外,在繁殖季節為了爭奪雌性,就會發起爭斗,如果相差懸殊,落敗的一方自然灰溜溜地逃走。

而如果勢均力敵,兩只羚牛就會用自己的尖角和身軀相互攻擊,常常會導致一方頭角落地,鮮血直流。這樣的爭斗如果有一方不自量力,不愿意認輸,往往會以重傷和亡收場。

獲勝的一方就會與雌性相愛,婚配完成后雄性羚牛就會離開,尋找下一個牛群。而雌性羚牛在懷孕8個月后就會產下幼崽,并由整個群體撫養。

真正能威脅到它們的,還是像老虎這樣的頂級掠食者,但現在老虎也成了瀕危物種。沒有老虎的壓制,羚牛在高原森林里似乎已經成了無冕之王,它們的數量也逐年增加。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