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后人提及項羽的時候,多充滿惋惜之情。
如此英雄豪邁的一位將軍,最終竟然落敗于垓下、自刎于烏江,這實在令人唏噓感慨。
尤其是李清照那句「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更是說明大家對項羽的敬重。或許換一個時間節點,項羽未必不能成就一番霸業。
不過除去項羽生平經歷之外,很少有人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在中國古代歷史上,類似項羽這樣的猛將真的能夠以一敵百?
就像《史記·項羽本紀》中提到他曾經:「擊殺數十百人,一府中皆慴伏,莫敢起。」這樣的事情無論放在任何一個時代,
為此,日本人專門做了一個實驗,想要探究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究竟是否屬實。
出于對古代武將描述的懷疑,日本人在做試驗的時候,將要求放得更低。
相關實驗團隊找來3位擊劍高手對陣50名普通劍客,這53人都分別在胸前放置一個氣球,只要氣球被擊破,那就代表相關人員已經被擊殺。
這樣的實驗方式和古代實戰雖然有較大差距,但也的確算是一種特別的探究方法。
可最終結果卻證明,在三位擊劍高手的緊密配合下,開局僅僅「擊殺」了25個人便出現體力不支的情況。隨后又「犧牲」了兩名高手,才再次「擊殺」了19個人。
等到戰斗結束之時,三名擊劍高手全部「陣亡」,而場上五十位普通劍客,尚且還存活兩人。
日本人借此得出結論: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