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作為中國傳統三大啟蒙類讀物之一,書成于北宋,千百年來在中國孩童口中經久不衰。其中收錄了中國古代北宋朝之前存在過的姓氏411個,后又經增補達到了504個。
據考究《百家姓》中的大姓不僅僅是漢族原有之姓,還由若干個少數民族演化而來的。因為中國自古以來地大物博,中華民族并非一地起源,而具有多地區多起源的趨勢。
據史料記載,中國古代人口呈現由北向南遷徙趨勢,遷徙的最主要原因便是躲避戰禍。在中國,北方多以游牧文明為主,畜牧業發達,這便使得中原北部經常出現驍勇善戰的游牧民族,對中原造成極大威脅。
要說在我國歷史上出現次數最多、影響力最大、最為人所熟知的便是彪悍的匈奴族了,而《百家姓》中有五個大姓與這個民族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先秦時期,隨著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進步,以農業文化為主的中原地區開始迅速發展。而此時初出茅廬的匈奴民族正好需要一塊安身立命之所,這時他們便垂涎上了日益發達的中原地區。
從周朝開始,匈奴便開始屢次侵擾邊境。從西周到東周,從晉國到趙國,列國歷代君王對匈奴都頭疼不已。弱國聯姻納貢,強國發動戰爭。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改革后,趙國在大將李牧率領下一轉攻勢挫敗匈奴,這是中國歷史上對匈作戰的第一次巨大勝利。
可就在秦始皇統一六國的同時期,匈奴草原上也出現了一位雄主——冒頓單于。公元前209年冒頓單于殺父自立,在連年不斷地征討中統一了北方草原,這也是有史以來匈奴人第一次統一北方,在此基礎上,冒頓單于建立了龐大的匈奴帝國。
即位后,冒頓單于面對蠻橫的東胡王,選擇了避其鋒芒、麻痹對手,待東胡王放松警惕后,冒頓單于發兵突襲東胡,東胡王死于亂軍之中。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