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快訊
一周超過10次!62歲女子確診胰腺癌,家人崩潰:勸了多次都不聽
2025/07/18

ADVERTISEMENT

我媽一天喝三四杯奶茶,加上甜點一堆,我勸了好多次也不聽。她非說年紀大了,想吃啥就吃啥,現在胰腺癌一查出來,我們全家都懵了。」

這話是個三十多歲的男子在住院部門口說的,穿著白襯衣、帶著黑框眼鏡,情緒激動,說完低頭看手機,可能是想查點什麼,又不知道該看什麼。

這個年紀的癌癥一旦確診,家屬第一反應往往是情緒失控,而不是直接面對病情本身。這不是逃避,是因為很多人根本不覺得這病會發生在家里。

大部分家庭都默認一個前提:吃得好、身體胖一點、沒什麼大病,就等于健康。可現實不是這麼回事。特別是像胰腺這種器官,它不會在早期出什麼動靜,一動就是大事,晚期發現比例特別高。

有些事,看起來像是生活里的小習慣,反復做,慢慢積,最后變成慢性損傷。不是說某一樣東西吃了就一定得病,而是那種高頻率、無節制、習慣性重復,才是真正的問題所在。

說到底,一周十次的奶茶、甜點、油炸食品、夜宵,其實不是吃的問題,而是代謝系統的崩潰節奏。胰腺癌不是突發事件,它背后是十幾年日常選擇的堆積結果。

ADVERTISEMENT

不少人以為胰腺只是個輔助器官,其實這個理解很危險。它不僅管血糖,還負責消化。胰液、胰酶、胰島素,這些都不是「出問題再管」的東西,是每天吃進去的每一口都要靠它處理的系統。

如果某個環節過載,別的地方再健康,也會被拖垮。胰腺的位置比較深,出問題不容易早發現,疼痛信號遲鈍,而且癥狀和胃、腸、肝有重疊,很容易誤診。正因為它「沒有存在感」,反倒成了最容易被忽視的器官。

高糖飲食對胰腺的影響,有詳細數據支持。法國一項對8700多人的流行病學調查發現,每日攝入添加糖超過50克的人群,胰腺癌的發病率比普通人群高出72%。

這不是一時的攝入量問題,是長期平均攝入。糖攝入高,會讓胰島素長期處于高分泌狀態,這種狀態叫「高胰島素血癥」。

時間一久,胰腺β細胞被迫高強度工作,慢慢疲勞、凋亡,留下慢性炎癥和細胞修復混亂。這些病理變化不是肚子痛這麼簡單,而是一個逐步失控的代謝災難。

不僅是糖。反復攝入油炸類、反式脂肪食物,會增加氧化應激水平,讓胰腺組織的細胞膜結構受損。

這個過程其實跟酒精性肝病非常相似,只不過部位變了。長期攝入高溫油炸食品,不僅會增加胰腺癌風險,還會提升慢性胰腺炎的發生率。

ADVERTISEMENT

研究顯示,每周攝入油炸食品超過四次者,其胰腺癌相對風險值為普通人群的1.48。

這個數字聽起來不算高,但問題是中國人日常飲食里油脂占比越來越大,很多時候并不是吃得多,而是頻率高,一天一頓油炸,年年不斷,風險自然累積。

還有人喜歡深夜進食。這個習慣對胰腺非常不利。

夜間進食后,胰腺仍然要分泌胰液和胰島素來處理攝入的食物,但這時候人的其他代謝活動已經處于低速運轉狀態,結果就是胰腺負荷集中,而代謝輸出效率低下。

久而久之,這種「夜間孤軍奮戰」的狀態會讓胰腺的應激能力下降。數據也支持這個說法。

一項中國上海地區的回顧性調查發現,晚上10點后攝入高熱量夜宵者,其胰腺癌發病率比正常飲食人群高出2.1倍。

而這個問題常常在中老年群體中被合理化,比如「晚上睡不著吃點」「餓了不吃難受」,但沒人去問胰腺是不是還撐得住。

除飲食外,一個被嚴重低估的因素是「久坐少動」。這不是健身問題,而是血流狀態問題。

胰腺是血流供應極其敏感的器官,長時間坐著不動,局部灌注不足,會降低細胞代謝效率,同時讓細胞內廢物堆積增加。

如果再疊加糖脂代謝異常,那就是雙重負擔。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的一項研究指出,每天久坐超過6小時,且每周運動不足1小時者,其患胰腺癌的風險增加24%。

ADVERTISEMENT

這個風險甚至高于部分已知致癌行為,因為胰腺不像肺和肝,它沒有備用機制,損傷一旦超過臨界點,基本無可逆性。

心理狀態也不能忽視。長時間處在應激狀態、慢性焦慮、睡眠紊亂、晝夜節律顛倒,會打亂神經-內分泌-免疫軸。

胰腺屬于激素調控高度敏感器官,特別容易受到壓力激素影響。慢性壓力會刺激交感神經興奮,導致胰島素分泌失調、胰酶分泌混亂。

而這類功能紊亂是胰腺疾病的前奏。日本名古屋大學的一項長期隨訪研究發現,那些報告工作壓力大、社交沖突頻繁、睡眠質量極差的人群,其胰腺癌發病率比壓力低人群高出60%以上。

但最讓人意外的,其實是「忽視癥狀」。很多人反映腹脹、噯氣、食欲下降、腰背隱痛時不去查胰腺,而是先去買點消化藥、胃藥、貼膏藥,甚至拖幾個月才檢查。

等到查出胰腺的問題,已經是中晚期。胰腺的生理特點決定了它的疾病很難早發現,但這并不是說它沒有信號。

只是這些信號太像「生活問題」,太容易被忽略。尤其是在一些對自己身體感覺遲鈍、或者習慣性強撐的群體中,漏診率更高。

ADVERTISEMENT

從根本上講,胰腺不是不能保護,而是很多人根本沒意識到它需要保護。這個器官沒有特別的疼痛預警,也沒有早期篩查手段,全靠平時的生活方式來維持它的代謝環境。

不是所有疾病都能靠藥控制,胰腺一旦出事,很多時候藥也管不了。這一點,是很多人在面對親人確診時才意識到的。

對此,您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一起討論!

參考資料

[1]鄭劍文,鄭艷,陳珍貞.基于癥狀管理理論的癥狀群干預方案在胰腺癌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當代護士(中旬刊),2024,31(12):105-109.

ADVERTISEMENT

肺癌大多是「拖」出來的,頭部有這3個表現,千萬別輕易忽視!
2024/08/04
血糖值多少算過高?醫生坦白:只要在在這個范圍內,就不用擔憂!
2024/08/04
快訊/姊弟國3交通事故喪命!男友慘死她英勇救3人,將「冥婚」代他照顧媽
2024/08/04
台中深夜死亡自撞!男暴衝「引擎被撞扁」胸腔重創身亡
2024/08/04
清運垃圾已達2880公噸!颱風災後照曝光!仁武灣內里驚見「垃圾長城」善後家園進展曝!
2024/08/04
網友票選「年輕又富有」偶像代表:Jennie第四,子瑜上榜意料之中,第一無懸念
2024/08/04
《你是我的榮耀》更新慢?盤點楊洋8部必追陸劇,每一部都是經典!
2024/08/04
上司出現6個跡象,不是高升就是調走,看破不說破,別站錯隊了
2024/08/04
「真正的善良不是溫和、軟弱,而是必須帶點鋒芒!」記起18大血淋淋職場金句,拒絕再當濫好人
2024/08/04
上司最「不喜歡」的3類員工:就算你再吃苦努力,也會被人討厭!
2024/08/04
《九龍城寨》后,古天樂三部電影待上映,網友:今年有好戲看了!
2024/08/04
《射雕英雄傳》40年回顧,華箏公主變化太大,梅超風至今未嫁人,一半演員已去世
2024/08/04
反黑英雄:黑幫大嫂林雪兒被打毒針,用冰塊舒緩,網民大讚姚子羚:演技炸裂封神!
2024/08/04
首播三集口碑大爆,讓我熬夜狂追,2023年的職場劇終于有了天花板
2024/08/04
你比星光美麗結局:睿智如韓廷,為何會選擇用錢解決星辰的丑聞?
2024/08/04
《玫瑰的故事》:論心機,白曉荷第二,無人第一,要不是白曉荷一席話,黃振華根本不會選擇蘇更生
2024/08/04
《長相思2》相柳用死亡換來自由:被鬼方氏復活,與小夭相忘江湖
2024/08/04
果郡王到底知不知道雙生子是他的?這些細節給出了答案
2024/08/04
《長相思2》助阿念為后,殺絕相柳軍隊,蓐收是皓翎王最后的絕殺
2024/08/04
《長相思2》大結局:看到相柳戰死手握的「東西」才驚覺,真正遺憾的從來不是命隕沙場,而是這個
2024/08/04